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的两维度比较
2021年12月24日,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提供了重要方向,其中发展预期指标尤为引人关注。通过与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以下简称“《高质量指标》”)中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民航局在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发力点。
一、与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的比较
在时间维度,我们与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进行比较。民航“十三五”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即行业规模、发展质量、保障能力和绿色发展)、14个二级指标。“十四五”规划将一级指标扩展为6个(保障能力、行业规模、安全水平、便捷高效、创新智慧和绿色发展),将二级指标调整4个、增加16个指标,达到26个指标(含子指标)。相比“十三五”规划,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数量分别增长50%、86%。
在保障能力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民用机场数量”(含在册通用机场)“运输机场跑道数量”等2个指标。
在行业规模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中国航空企业占中国国际货运市场份额”“云系统无人机飞行量”等2个指标。
在安全水平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亿客公里死亡人数”等1个指标。
在便捷高效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千万级以上机场近机位靠桥率”“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通航国家数量及通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量”等5个指标。
在创新智慧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货运单证电子化率”“千万级机场旅客全流程无纸化能力”“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率”和“主要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比”等5个指标。
在绿色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增加了“机场单位旅客能耗”等 1个指标。
可见,相比“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发展预期指标更加注重民航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整合和融合,在推动行业发展质量方面进行了挖掘和拓展。
二、与《高质量指标》中指标的比较
在高质量发展维度,应与《高质量指标》进行比较。《高质量指标》由民航局于2019年发布,并在行业内进行了试点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高质量指标》由基础指标和特征指标两部分构成,基础指标重在反映民航业发展的基本状态,包含安全水平、保障能力、服务品质、生产规模、运行效率、经济效益等六类28个指标;特征指标重在衡量行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设置关键要素15个,评价指标40个。
在吸收《高质量指标》研究试点成果基础上,综合最新国家发展战略、最新行业发展要求和规划工作特点等,“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了体现当前民航高质量发展特征的发展预期指标。其中,与《高质量指标》中指标相同指标有17个,同时增加了9个反映新形势、新要求和新特点的指标。
在安全水平和绿色发展等两个方面,“十四五”规划中指标与《高质量指标》相同。
在保障能力方面,“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地市级行政中心60分钟到运输机场覆盖率”1个指标。
在行业规模方面,“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中国航空企业占中国国际货运市场份额”1个指标,在“通用航空飞行量”中增加了子指标“云系统无人机飞行量”1个指标。
在便捷高效方面,“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千万级以上机场近机位靠桥率指标”、“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2个指标,在“通航国家”指标下增加了子指标“通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量”1个指标。
在创新智慧方面,“十四五”规划中增加了“货运单证电子化率”、“千万级机场旅客全流程无纸化能力”和“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水平”等3个指标。
综上可见,“十四五”规划发展预期指标既反映出“十四五”规划以推动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也反映出《高质量指标》的相关研究试点工作描绘了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作者:侯世雄,李晓津,单位: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