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关键词看民航安检未来如何激活“数字引擎”新动能

林薇薇 编 辑:王亚玲 2024-11-25 16:48: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生产模式、生活模式”。“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正在全球得到快速应用,数字化已成为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给出 “赋能、无感、融合”三个关键词,探讨未来民航安检行业将如何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使数字化技术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民航安检领域正加快打造“数字安检”,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应用的优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安检业务流程、安全研判、管理决策模式与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和实时连接,使安检全链条的数据与流程进行深度融合,将以往分散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改变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赋予安检人员更准确、更高效地识别潜在威胁,以更强大的能力应对安全挑战,为旅客提供更安全的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数字时代民航安检未来发展将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词。 

  一、关键词之一:赋能,数字化重铸民航安检新业态 

  民航安检部门坚持一条工作主线,就是实现将安检核心业务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转变。以数字化转型和流程再造为抓手,促进“数实融合”、“AI+场景”建设,赋能业务场景可视化、智能化,提升数字化表达能力、数据融合供给能力和分析推演计算能力,实现从经验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从设施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通过打造面向全域的立体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安检数智管理平台,以数据驱动业务、数据驱动管理、数据创造价值,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新局面,实现业务自动化、信息扁平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具体从以下四个路径重铸安检新业态: 

  一是重塑生产模式,将生产模式从各自运行向协同运行转变。运用数字技术打通信息壁垒,将分散的各域生产运行数据互联互通,应用到安全检查工作全场景、全过程,对检查链条中的“身份确认”“安全排疑”“信息溯源”“信息绑定”“信息核查”“质量控制”等核心环节进行赋能,通过“AI质控”“智能客流分析”“防堵点防尾随”等手段增强各部门的数据融合、运行协同和成果共享。通过将数据联动旅客管理,将数据联动业务检查、旅客出行流程和安防管控,实现安检业务自助化、防控智能化、运行协同化,解决以往安检数字化程度低、信息分散、数据采集靠手工录入、数据信息得不到运用等问题。 

  二是重筑用工模式,将用工模式从劳动密集向科技智能转变。新技术新设备将员工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职业劳损,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为核心,集中精力聚焦岗位技能、服务品质成长,提升员工获得感和幸福感,解决员工长期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体力劳动所带来的问题。 

  三是重构出行模式,将出行模式从繁琐通关向便捷无感转变。依托数字技术的智慧化运用,优化旅客航空出行流程。缩短等待时间,简化出行流程,减少安检员近身干预。通过提供差异化、聚焦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升旅客通关效率和服务体验,解决旅客过检效率不高、体验不佳等问题。 

  四是重建管理模式,将管理模式从分散管理向一体化管理转变。创新治理模式,建立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实时规划调度和动态资源配置,推动场面多类型作业,围绕“安全、服务、运行”等三个维度,实现流程、勤务、安防、运行、设备、人员、培训、绩效等多维一体化管理,构建智能响应、并联反映的工作机制,形成单一指标变化引起关联指标自动生成 “全景展示”的智能管理,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协同,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比如,当员工在培训中表现技能水平不足,系统会在培训板块形成记录,进而在勤务排班板块中将其安排在胜任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同时在绩效板块中自动生成相应的扣罚,最终该名员工会与其他同期技能水平高的员工形成差异。一体化管理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支持,解决安检现代化程度低、管理科学化不够、法治色彩不足等问题。 

  二、关键词之二:无感,数字化提升民航安检服务新境界 

  数字技术正在以看似简单但令人鼓舞的方式影响和重塑着航空出行的环境和体验,促进了安检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为民航安全领域打开了新的商业合作模式,促使相关企业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创造无限可能。 

  一是打造无感安检,升级新体验。依托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民航安检部门给旅客赋予了独一无二且无法被篡改的“数字身份”,为旅客成功解锁了多重繁琐的“身份确认”环节和提供了无忧的绿色出行(无需携带纸质身份凭证)便利。传统多关口身份确认和安全检查的繁琐出行模式将被打破,一体化集成检查的智慧出行模式将成为未来主流。据相关专家研究认为,未来旅客将在一个无安检员干预和接触的环境中自助完成刷脸验证、放置行李、接受人身行李检查以及开包复查和复原行李的全过程。整个过检将实现操作界面更简易、检查环节更智能、通关过检无干扰、全程畅行无接触,轻松刷脸即可出行。 

  此外,民航局推出的差异化安检服务,更是满足了旅客的个性化需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算法,安检部门提前对旅客信息、行李数据、历史记录和诚信记录等进行分析,快速全面掌握旅客情况并对其个人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对不同旅客采取不同的安保措施,为不同旅客提供差异化安检,提高效率的同时提升旅客体验。如,低风险旅客可以直接享受“易安检”服务,走得又快又好。 

  二是打造“隐形”安检,畅行更自在。目前,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值得关注的太赫兹安检设备已经在一些大型社会活动、展览会上试用,目前尚未在民航机场投入使用。分子激光扫描仪可以在瞬间对旅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查,且对人体无害,可以在旅客正常步行、不用停下来、不需要和行李物品剥离的状态下,就能够一次性同时完成人身和随身行李的检查。据SITA预测,在未来10年内,安全将融入无摩擦旅程。物理的安检硬检查关口将退出历史舞台,进而被传感器通道取代。在登机口前设置安装有激光安检设备的走廊或者走道,旅客进入候机楼,只需拉着行李箱自在优雅、轻松舒适地走向登机口,就在迈步之间完成了身份自动识别和一系列检查。 

  三、关键词之三:融合,数字化开辟民航安检协同新阵地 

  当前,行业数据价值发现正从简单统计分析向深度挖掘应用过渡。在智慧机场深度融入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下,依托数字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泛在化的优势,民航安检部门打破信息孤岛,破除“部门墙”,与民航各领域进行互联互通,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共创协同安检生态,为推动不同层面、不同体系、不同国家之间的安全融合发展,构建“大交通”“大安全”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一是推动民航业内融合发展。以“数字机场”建设为目标,把信息和数字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依托“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大力建设多核驱动的发展平台,打破传统物理疆界限制,携手本机场内的各个友邻合作单位乃至民航各机场内的相关单位,打造一体化的安全机制,以云端化提升运营保障能力,构建全覆盖、多手段、数智化的安防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的安全体系。同时,联合高校、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共建产业化基地,构筑全方位的伙伴关系,加强“数字安检”与外界的连接,增强“走出去”的能力,搭建跨界交流发展平台,推动安检以及航空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推动综合交通融合发展。民航机场未来的变革之一就是“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交通系统将会越来越便捷地与航空器登机口对接”。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背景下,民航安检部门将推动“多式联检”发展,充分发挥“前置安检”“远程安检”的优势,对高铁、地铁、火车站、港口、口岸等领域进行核心技术、标准和管理的跨界输出与运用。通过对乘客赋予“数字身份”,助力建设全国统一的乘客信息平台、运行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在交通系统范围内构建安全感知网络,促进跨行业数据共享。旅客、行李和货物将设有专门标签,全旅程跨交通方式实时自动跟踪,行李不必与旅客同行,实现“一站式直达”、“多站一检”的徒手旅行。 

  三是推动国际安全融合发展。未来的国际安全将被重新定义。以“大数据+AI”驱动,安检将被整合到无接触的旅程中,从物理领域转移到虚拟领域,旅客采用数字身份和永久旅行令牌畅行世界各国。数字系统将从关注旅客是否有能力攻击到评估旅客是否有意图进行攻击,由AI不断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民航安检部门将与世界各国安保机构、航空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协同合作,通过各方共同制定安检标准、共享情报信息、共谋技术发展、共商政策制定以及保密约定,由旅客自己决定透露身份的哪些方面,敏感数据只能由政府通过自动协作系统使用,以最大范围、最大程度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同应对全球最大化的安全挑战,提高安检工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效能。(作者:林薇薇 民航智库专家 本文已于2024年6月发表于《空运商务》第6期 

    

 

    

    

    

    

    

    

    

    

    

    

    

    

    

    

    

    

    

    

  参考文献 

  【1】 品橙旅游.SITA:预测未来十年的十大机场趋势【Z】.品橙|旅游 产业链的新视角,2019年12月13日 

  【2】 冯霞.机场数智化发展观察与思考【Z】.民航智见,2023年10月30日